全国爱耳日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耳朵是人体五官中的听觉器官,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如果听力受损将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耳朵的奇妙世界,学习如何保护它吧!
爱耳日的由来
中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为残疾人总数首位。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我国把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爱耳日”,为的就是提高全社会认识爱耳、护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动大家养成健康用耳习惯。
耳朵的功能
耳朵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1.产生听觉:耳朵最基本的作用是收集和感知声音。耳廓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由外耳道传递到鼓膜,通过中耳传输到内耳,并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耳朵的内耳有前庭、半规管,都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你们好!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树立健康意识,科学爱耳护耳。我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了20多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
幼儿园阶段,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去探索!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可能会无意识的伤害到自己,一些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耳朵是人体五官中的听觉器官,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果听力受损将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今年的爱耳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护耳知识我知道
01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有些孩子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儿童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02避免耳朵进水
当耳朵进水时,可以尝试单脚跳,同时把头偏向进水的一侧,用手轻轻拉耳廓,水就会自己流出来,记得不要用棉签乱捅,以免损伤耳道。
03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手绢中。
04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05避免噪声侵蚀耳朵
过大的声音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06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07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用药不当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任何不当或超剂量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08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 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提高听力的食物
01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0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0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0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耳保健操四部曲
春回大地,泉水叮咚;小草破土,百鸟齐鸣;流水潺潺、细语叮咛……春天的声音,你听到了吗?孩子们用耳朵感受这个美丽世界,耳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从小做到爱耳护耳,聆听精彩美妙的未来吧!
来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初审:苏 昊
复审:林蔚蔚
终审:姜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