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妇幼科普】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10日阅读次数:

反暴力

勇敢说不

让暴力无路可寻

 

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在追求健康与平等的道路上,每一位女性都不应被忽视,尤其是感染艾滋病(HIV)、梅毒、乙肝(简称“艾梅乙”)的女性。在与疾病斗争的同时,更应享有免受暴力、平等生活的权利。家庭暴力绝非“家务事”,而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今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拒绝家庭暴力,推动性别平等,为她们撑起一片安全晴朗的天空。

image.png

01家庭暴力:撕开隐秘的伤痛

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涵盖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等多种形式。对于“艾梅乙”女性,家庭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复杂且深远:

 

1.健康雪上加霜:身体暴力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影响免疫系统,干扰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治疗进程,使病情恶化。精神暴力引发的长期焦虑、抑郁情绪,同样会削弱身体抵抗力,不利于疾病康复。

2.权益严重受损:施暴者通过经济控制,限制“艾梅乙”女性获取医疗资源、购买药物,阻碍其接受正规治疗;或者限制社交,使其无法获得外界支持,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02性别平等:赋予拒绝的力量

性别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在家庭中,性别平等意味着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共同决策家庭事务、相互尊重个人意愿与选择。但现实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1.传统观念作祟:一些陈旧思想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导致女性在家庭事务决策、资源分配上缺乏话语权,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经济依赖困境:部分女性因就业机会受限、职业发展受阻,在经济上依赖男性,这使得她们在面对家庭暴力时,因担心失去经济来源而不敢反抗,难以摆脱暴力环境。

 

而性别平等正是打破家庭暴力恶性循环的关键力量。当女性在家庭中拥有平等地位,就能勇敢地对家庭暴力说“不”,并获得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03勇敢反抗:掌握说“不”的武器

如果您是“艾梅乙”女性,在遭遇家庭暴力时,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利用法律和社会支持保护自己。

image.png

1.法律为您保驾护航:我国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还能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实施暴力、骚扰、跟踪等行为。若构成犯罪,施暴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社会支持温暖有力:不要独自承受痛苦,社会各界都在为您提供帮助。妇联(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社区组织、专业的反家暴机构,会为您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服务;疾控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会在保障您隐私的前提下,提供持续的疾病治疗与关怀,确保不因家庭暴力中断治疗。

 

04积极行动:迈出改变的步伐

拒绝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不仅是个人的抗争,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对自己负责:重视第一次暴力事件,绝不姑息容忍,明确告知施暴者其行为违法,坚决捍卫自己的人身权利。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如伤情照片、医院诊断证明、报警记录、聊天记录等,以便日后维权使用。若遭受暴力后身体或心理出现异常,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与心理咨询。

 

2.对他人关怀:当您身边的“艾梅乙”女性遭遇家庭暴力时,请给予她们理解、支持与鼓励,帮助她们寻求帮助,不要让沉默成为暴力的帮凶。

 

3.对社会呼吁:倡导社会大众摒弃性别歧视观念,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营造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推动社区、单位开展反家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危害的认识,增强大家反对家庭暴力的意识和能力 。

 

“艾梅乙”女性朋友们,疾病不是被伤害的理由,性别不应成为不平等的根源。请相信,您拥有拒绝家庭暴力的勇气和力量,更值得拥有平等、尊重与关爱的生活。让我们携手共进,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为实现性别平等而努力,迎接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明天 !

image.png

来源:健康当涂

初审:苏 昊

复审:林蔚蔚

终审:姜 颖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