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20日阅读次数:

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感染孕产妇群体,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无可避免地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反对家庭暴力


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image.png

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较大危害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家庭暴力发生时,受害者往往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束缚而忍气吞声, 使施暴者变本加厉。


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0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02语言暴力(精神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0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04冷暴力:对对方表现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

05经济暴力:强行控制受害者的金钱和财产。

image.png

家庭暴力的危害

家庭暴力严重侵犯家庭成员的基本人身权利、身心健康、危害子女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

01重视第一次暴力事件,绝不示弱,明确告诉施暴者,你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家暴属于违法行为,记住防范家庭暴力应从第一拳开始!
02敢于向外界求助,说出自己的经历,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亲友或者相关部门帮助,由他人出面劝告施暴者。
03如受到家暴,必要时可到医院就诊确诊伤情,注意收集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4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可以先逃离施暴者。情节轻微的,可以向亲友、邻里、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妇联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求助。情节严重的,迅速拨打“110”,请求公安机关制止。

 

促进性别平等什么是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指每个人不论性别,均享有同等的条件充分实现其人权,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活动并从中受益。

 

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image.png


性别不平等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01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参与度和机会。

02社会对男女平等的期望和政策,以及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差异。

03性别暴力和骚扰的问题,包括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和女性对男性的性别暴力。

04女性在健康、生育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成本和负担。

05男性在家庭和育儿中的参与度和角色,以及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职业发展。

促进性别平等,反对家庭暴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相处的意识;

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性别平等理念,曝光家庭暴力事件,营造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氛围;

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性别平等知识,增强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树立性别平等观念,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孕妈妈一旦感染这些疾病,均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导致后代感染,给下一代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困扰,因此,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疾病的重要战略行动,我市已全面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切实维护母婴健康权益。


image.png


在此,我们倡议

科学、理性对待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者,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向所有就诊者提供及时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不得因患者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而拒诊或推诿,不得将感染孕产妇和儿童的诊疗顺序故意延后。

 

医务人员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为感染者提供充分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健康知识和政策宣教服务。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所有患者无歧视性言语、行为,无差别对待每一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的信息,更不在无关人员面前谈论。

 

母婴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用我们的爱心和真诚,共建无歧视的医疗环境!


初审:苏 昊

复审:林蔚蔚

终审:姜 颖


顶部